3908 7888

你是準備好迎接跨媒體行銷新時代的廣告主嗎?

2025年6月,Google推出了一項革命性的「跨媒體覆蓋率」功能,徹底改變了廣告主衡量影片廣告成效的方式。這項創新技術能夠在去重後精準計算目標受眾的覆蓋率和頻率,根據Google內部數據,使用這項功能的廣告主在跨管道整合策略下,平均提升了18%的轉換率而不增加成本。這項技術突破正值全球行銷環境面臨重大轉型——在澳洲和紐西蘭,多元文化人口已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在亞太地區,超過80%消費者使用三個以上管道完成購買決策。本文將深入解析Google廣告最新技術如何協助品牌在複雜的多管道、多文化市場中,打造高效益的智能廣告策略。

I、Google廣告跨媒體覆蓋率功能解析

1.1 功能核心價值與技術原理

Google廣告最新推出的跨媒體覆蓋率功能代表著數位廣告測量技術的重大突破。這項功能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決了長期困擾行銷人員的「跨管道歸因難題」——傳統上,當消費者在電視、YouTube、網站等不同管道接觸品牌廣告時,很難精確識別這些曝光是否來自同一用戶。新功能透過先進的去重技術,能夠識別出真實的獨立用戶數量,而非簡單的曝光次數。其技術原理建立在Google龐大的用戶識別系統上,透過跨裝置、跨平台的數據比對,使用包括登入狀態、裝置ID、瀏覽行為等多種訊號來辨識用戶身份。這意味著當一位消費者在手機觀看YouTube廣告後,又在家中電視看到同一品牌的廣告,系統能識別這是同一位用戶的多次接觸,而非兩位不同用戶。這種精準測量方式讓廣告主能更真實地評估廣告活動的實際觸及範圍,避免過往因重複計算導致的預算浪費。

1.2 去重機制與獨特用戶識別技術

跨媒體覆蓋率功能的去重機制是技術上最複雜也最具價值的部分。系統採用分層式的用戶識別方法:首先透過Google帳號的登入狀態進行精確匹配,這是最可靠的識別方式;對於未登入用戶,則結合Cookies、裝置廣告ID(如Apple的IDFA或Google的AAID)、IP位址等訊號進行概率性匹配。Google的獨特之處在於擁有全球最龐大的登入用戶群體,這使其能實現業界最高準確率的去重計算。在實際運作中,系統會建立臨時匿名ID來追蹤用戶的跨平台行為,這些ID僅用於短期的廣告效果測量,符合隱私保護規範。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機制不僅能處理Google自有平台(如YouTube)的數據,還能整合來自合作夥伴的電視廣告曝光數據,實現真正的跨媒體測量。根據Google內部測試,這套去重技術能將傳統覆蓋率計算中的重複計算減少30-50%,大幅提升廣告投資回報率的準確性。

Real scene with red as the main color

II、影片廣告效益提升的實證分析

2.1 電視與數位媒體的覆蓋率對比

透過Google廣告的跨媒體測量工具,我們得以首次獲得電視與數位影片廣告覆蓋率的科學對比數據。研究顯示,在18-34歲的年輕族群中,獨特覆蓋率(即未被電視廣告觸及的比例)高達42%,這意味著僅依靠電視廣告將錯失近半數的年輕受眾。相反地,在55歲以上族群中,電視仍保持著76%的覆蓋優勢。更有趣的是跨媒體疊加效應——當品牌同時投放電視廣告時,整體廣告記憶度提升23%,品牌偏好度提升16%。數據也顛覆了傳統認知:雖然電視廣告的單次曝光成本較低,但當考慮到無效曝光(如觀眾離開房間或切換頻道)後,廣告的實際CPM(每千次曝光成本)效率反而高出19%。這些洞察幫助廣告主重新評估媒體預算分配,特別是在針對特定年齡層或追求最大覆蓋率的行銷目標下。

2.2 頻率控制對廣告記憶度的影響

頻率控制是影響影片廣告效益的關鍵因素,而Google廣告的新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調控精度。數據顯示,廣告記憶度與曝光頻率呈倒U型關係——當用戶在4週內接觸3-5次廣告時,記憶度達到峰值(約68%);低於3次效果不足,超過5次則會產生疲勞效應,導致記憶度不升反降。傳統電視廣告難以精準控制頻率,常造成部分觀眾過度曝光(頻率高達15-20次),而另一些觀眾曝光不足。Google廣告的頻率管理工具允許行銷人員設定跨平台的頻率上限,確保每位用戶在特定時段內的總曝光次數處於最佳區間。實證案例顯示,某消費品品牌實施頻率管控後,在維持相同覆蓋率的情況下,廣告支出減少22%,而品牌搜尋量卻增長17%。這證明了「精準頻率」而非「最大頻率」才是提升廣告效益的核心。

III、多元文化市場的廣告策略應用

3.1 跨文化受眾的媒體使用行為洞察

在澳洲和紐西蘭,多元文化人口已成為主流,這為行銷人員帶來全新挑戰與機遇。Google與Kantar的研究顯示,新移民(過去5年內移入)的媒體使用行為與本地出生族群存在顯著差異。74%的新移民認為Google廣告擁有最高品質的內容,這一比例遠高於本地族群的58%。更關鍵的是,50%的新移民表示花費的時間超過其他所有平台總和,形成強烈的平台偏好。這種偏好在不同文化群體中呈現一致性——華人社群偏好中文內容頻道,印度移民則傾向於家鄉語言的新聞和娛樂節目。值得注意的是,68%的新移民通過Google廣告發現新品牌,這一數字比傳統媒體高出2.3倍。這些洞察顯示,針對多元文化市場的行銷策略需要打破傳統媒體思維,將數位平台特別是YouTube作為核心溝通渠道。

3.2 語言本地化與文化共鳴創意策略

要有效觸動多元文化受眾,僅有媒體選擇還不夠,內容的本地化與文化共鳴才是成功關鍵。研究發現,42%的新移民更偏好來自祖國的品牌,這反映他們對文化認同的強烈需求。成功的廣告策略需要平衡「文化親近性」與「本地適應性」——例如匯豐銀行的澳洲移民廣告,透過展示農曆新年等文化節慶在當地的慶祝場景,既喚起文化記憶,又強化本地連結。在語言策略上,純翻譯遠遠不夠:某銀行案例顯示,直接翻譯的廣告點擊率僅為英語廣告的65%,而經過文化適應性改編的版本點擊率達到英語廣告的121%。Google AI提供的190種語言翻譯工具,不僅能處理文字轉換,還能調整文化隱喻和視覺元素,創造真正的本地化體驗。數據證明,深度本地化的廣告能提升3.2倍品牌記憶度和2.1倍購買意願。

IV、實務操作指南與成功案例

4.1 汽車租賃業的取消預測模型

希臘經濟型汽車租賃集團(Economy Car Rentals)面臨高達30%的訂單取消率,傳統統計模型難以應對全球120多國家的複雜變數。其與Delve合作開發的AI取消預測模型,整合了20多個特徵變量:從客戶年齡、預訂提前天數到當地經濟指標。模型部署在Google Cloud上,每小時更新預測,準確率高達99%。實務操作上,品牌將預測結果分為三類:「安全預訂」(取消率<5%,出價提高15%)、「風險預訂」(取消率>25%,出價降低30%)和「邊際預訂」(動態調整)。這套系統每季節省100萬歐元浪費性支出,同時透過釋放出的預算拓展新市場,帶動整體利潤增長10%。關鍵在於將AI預測無縫整合至Google Ads的價值導向出價策略,讓系統自動調節每次曝光的合理成本。

4.2 金融服務業的跨文化溝通案例

匯豐銀行澳洲分行針對中印移民的跨文化行銷,展示了金融服務業的最佳實踐。其策略核心是「文化時刻捕獲」——在農曆新年和排燈節期間,推出雙語版本的「移民財務指南」影片系列,由文化顧問參與劇本開發,避免直譯陷阱。媒體策略上,採用「YouTube主攻+搜尋輔助」的組合:負責建立情感連結(使用Select精選文化相關頻道),搜尋廣告則捕捉「國際匯款」、「海外帳戶」等高意向查詢。技術上,運用Google的AI翻譯工具實現創意本地化,但關鍵文案仍由人工校對確保文化準確性。結果顯示,這波活動帶動新帳戶申請增長31%,國際轉帳量提升23%,更使匯豐在目標族群中的首選銀行排名從第四躍居第一。這證明金融業的多元文化行銷,需要平衡合規要求與文化親和力。

4.3 電子商務平台的商品展示策略

某東南亞電子商務平台透過Google Ads的動態商品廣告(DSA)實現了展示策略的革新。傳統做法是手動選擇「暢銷Top 50」商品投放廣告,但數據顯示這導致長尾商品曝光不足。新策略採用「全目錄自動優化」——上傳全部2萬個SKU至Google Merchant Center,讓AI根據實時信號(點擊率、庫存深度、利潤率)動態選擇展示商品。技術關鍵在於商品feed的優化:除了基本標題和價格,還添加「情境標籤」(如「辦公室必備」、「家庭娛樂」)和「購買階段標籤」(如「初學者」、「專業級」)。這使AI能進行情境匹配——例如,對搜尋「居家辦公設置」的用戶,優先展示標記為「辦公室」和「初學者」的商品。結果顯示,長尾商品(排名51-500)的銷售占比從12%提升至34%,而整體廣告支出回報率提高1.7倍。這證明電商廣告的成功關鍵在於信任AI的商品選擇能力,而非依賴人工直覺。

Real scene with red as the main color

V、Topkee的Google廣告服務

Topkee提供的Google廣告整合方案專注於提升企業數位行銷效益,透過端到端的專業服務協助客戶優化廣告投放成效。服務初期將執行網站健檢流程,採用多維度評測工具診斷SEO技術架構,同步檢視內容是否符合搜尋引擎最佳化規範,從根本強化網站的自然流量獲取能力。這套評估機制不僅能識別技術層面的改善空間,更能產出精準的內容策略建議,有效提升目標客群的互動品質與轉換率。

技術應用方面,自主研發的TTO行銷管理系統具備跨平台整合優勢,可集中管理多廣告帳戶的預算配置與權限設定。其智能標籤關聯技術能實現多管道數據追蹤,並依據客戶定義的轉換目標自動同步監測事件至廣告後台。有別於傳統UTM參數,創新的TM追蹤技術提供高度彈性的規則設定,可根據流量來源、媒介形式、行銷活動等變數自訂追蹤邏輯,生成獨特TMID識別連結,大幅提升廣告成效分析的顆粒度與精確度。

策略制定環節,專業團隊會基於客戶產業特性執行市場洞察,產出定制化行銷企劃。關鍵字研究部門運用進階分析工具,系統化篩選高轉換潛力關鍵字,配合智能出價模型與匹配機制調校,確保廣告精準對接潛在消費群體。在創意產製流程中,結合AI輔助生成與人工優化的混合模式,先由系統產出基礎文案與視覺框架,再由資深設計師進行轉換率優化。實證數據顯示,基於用戶行為特徵設計的個人化再行銷廣告,其轉換表現較標準廣告提升逾七成。Topkee定期產出含投資回報分析的完整成效診斷報告,協助客戶從預算配置、競價策略到內容方向進行持續性優化,實現廣告投資效益的階梯式成長。

Real scene with red as the main color

結語

在當今碎片化的行銷環境中,Google廣告的最新技術為品牌提供了難得的整合解決方案——從跨媒體測量、多元文化溝通到AI驅動的全管道優化。無論是澳洲匯豐銀行透過文化洞察實現31%的帳戶增長,還是樂天市場透過站外零售媒體開拓96%新客群,這些成功案例都證明數據與創意的完美結合仍是最強的行銷方程式。面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行為和媒體版圖,行銷人員需要擁抱這些技術革新,同時保持對文化細微差異的敏感度。如果您希望進一步優化廣告策略或實施文中的先進方法,建議諮詢Google廣告認證專家,他們能根據您的業務特徵量身打造轉型路線圖。在這個AI賦能的新時代,數據驅動的行銷決策不再是選項,而是參與競爭的必備能力。

 

 

 

 

 

附錄

  1. Google Ads跨媒體覆蓋率官方指南
  2. 多元文化行銷研究報告
  3. Performance Max最佳實踐手冊
  4. 樂天和Google如何實現零售媒體閉環

 

分享到:
日期: 2025-07-02
Wing Yau

文章作者

Wing Yau

Marketing Manager

在市場營銷方面有著廣泛的知識,她善於運用創新策略來吸引和留住顧客

您可能喜歡

如何科學改善Google廣告質量

如何科學改善Google廣告質量

透過提升Google Ads品質分數,優化廣告效益

提高招生!用Google Ads擴展教育市場

提高招生!用Google Ads擴展教育市場

Google Ads助力教育機構收入增長

把握Google廣告即時出價變革,提升效益!

把握Google廣告即時出價變革,提升效益!

掌握 Google Ads 即時出價,銷售額飛躍提升!